濟南熱力GIS數據治理方法
GIS數據是智慧供熱系統(tǒng)最基礎、最核心的數據之一,也是各個業(yè)務數據的表現載體,因此GIS數據的維護工作對于整個HERP系統(tǒng)數據展示至關重要,唯有將GIS數據建立好,才能更加直觀地從地圖角度向下延展,展示熱網、熱源、換熱站等元素的關系及數據。
實施過程
- 獲取、分析濟南熱力現有GIS數據,并了解濟南熱力需求,確認數據內容的完整度;
- 完成GIS數據問題分析報告,并要求客戶針對報告中的問題進行數據屬性的完善及修復,同時對一些重復數據進行去重處理;
- 將完善后的數據進行驗證,確認無誤后導入ARCGIS系統(tǒng);
- 對缺失的數據進行補錄,如小區(qū)、樓、供熱范圍等,在集團設立了GIS數據錄入辦公室,安排專人每日接待各子公司人員,在現場進行繪制;
- 檢查核對GIS數據;
- 發(fā)布地圖服務。
注:GIS數據維護是一個持續(xù)性的工作。
GIS數據分類
濟南熱力集團現有GIS數據主要分為三類:
- 測繪數據:通過濟南熱力集團下屬測繪單位實地測繪出的設備管網數據,目前包括:供熱燃氣管線、閥門、補償器、三通、末端點、焊縫、檢修井、表計、三通、探測點、彎頭、支架;
- 繪制數據:這類數據維護方式主要以人工繪制為主,其作用價值在于是各類業(yè)務數據的表現載體,包括:熱網、分公司、小區(qū)、樓、項目工程等;
- 綜合數據:這類數據以測繪數據為依托,通過人工進行修正補充,從而對測繪數據進行完善,數據包括:熱源、換熱站。
實施結果
通過與濟南熱力各個分公司直接溝通,已基本完成熱源、熱網范圍、分公司范圍、換熱站、中心站、中繼泵站、一網管線、二網管線、燃氣管線、門站等主體框架的繪制,在濟南市地圖上構建出一幅相對完整的數據景象,其中涉及范圍:
- 熱電、熱力熱源廠點位;
- 熱力六大熱網范圍;
- 熱力七大分公司供熱范圍;
- 熱電、熱力、商河、章丘、濟陽、東盛、東泰一網管網的整理,其中包括清除測繪斷點,整理供回水屬性,確認管徑、埋設日期、管理部門,為后期上線管線專題提供支持;
- 熱力閥門、補償器規(guī)格、埋設日期、管理部門數據確認、整理;
- 熱力全部換熱站、中心站繪制,熱電換熱站整理;
- 燃氣管線數據整理;
- 燃氣公司門站繪制。
注意事項
- 對于測繪數據來說,主要需要跟客戶進行溝通,明確數據的屬性信息,對于不全的信息需要讓客戶進行補充完善,針對于設備管網數據的功能設計需要讓設計人員了解設備屬性信息,結合屬性進行設計;
- 對于繪制數據來說,地圖繪制人員需要了解繪制內容所依托的業(yè)務數據,需要明確業(yè)務數據的唯一編碼,繪制結束后需要核對數據數量,以及唯一編碼對應關系;
- 對應綜合數據來說,需要跟客戶明確測繪數據的保留和刪除原則,對于業(yè)務數據的唯一編碼需要進行明確,并進行補充完善;
- 追加繪制時,使用之前發(fā)布的結果進行追加,保證歷史數據的正確性;
- 客戶提供的新測繪數據,需要打開進行查看,檢查坐標系、數據字段的完整性;
- 繪制范圍時要保障邊界的貼合。
工作量
前期數據攻堅階段的工作量需要花費多個人月,并且后續(xù)的維護工作是持續(xù)性的,基本每周都會花部分時間和精力在GIS數據維護上面。
痛點難點
- 測繪數據數據重復率較高,通過現有軟件功能也不能百分百進行去重,客戶方面的測繪單位來說,也不是明確測繪區(qū)域,更新的測繪數據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重復性,維護難度較大;
- 測繪數據的屬性信息不全,數據缺失嚴重,補錄工作量龐大;
- 底圖不完整,雖然是最新版本,但是地圖上的路和樓布局均不是最新,在尋找換熱站點位時還是遇到不小困難;
- 測繪數據質量較差,大量空缺字段,斷點,對系統(tǒng)展示造成影響,還需要人工手動調整;
- 反復測繪造成的管線重復,因為完全重疊,如不能發(fā)現,在統(tǒng)計管線長度等環(huán)節(jié)都易造成誤差;
- 各換熱站基層工作人員對管理的換熱站不熟悉,每個人對自己新管轄的地區(qū)不是很了解,遺漏了很多數據;
- 小區(qū)數據問題: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查詢時位置略有偏差、按照小區(qū)名稱無法直接查詢到相應位置、地圖查詢出的地址沒有范圍、小區(qū)名稱對應多個不同地址、兩個不同的小區(qū)在地圖中重疊。